加强管理,全面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实施大沙河店子闸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250万元,主要新建调节闸、7米宽的跨河交通桥,改造橡胶坝并疏浚下游河道。6月底前,完成投资1943万元,调节闸等主体工程建设完毕,总形象进度60%。区委、区政府计划利用外资,扩宽该工程跨河交通桥,建设路面24米宽,双向各4车道的大桥,该桥与京沪铁路桥平行,作为薛城至微山县B6线的枢纽桥梁。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南四湖片治理工程薛城片区涉及我区常庄和沙沟2个镇,投资1985.49万元,主要疏通西泥河、东泥河、黎墟沙河等3条河道6.09公里,疏通骨干排涝沟5条6.77公里,建设生产桥6座,跌水桥1座。配合市局扎实做好蟠龙河综合治理和匡山头闸除险加固、张桥橡胶坝建设等项目的迁占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已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潘庄水厂一期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98%,建设规模为日供水量2万吨,项目完成后,将彻底解决周营镇、沙沟镇、大学城等13.6万人的饮水安全,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正进行水厂二期10.5公里管道施工图优化。
规划先行,全面加强生态水系建设。实施全区水系建设三年提升计划,按照“生态+”理念,规划各类工程460处,着力构建城乡生态水系。目前,治理河流沟渠126公里,恢复103个滨水村水系生态,新建院山水库346亩,汛内进行调蓄运行,蓄水70万方,做到了“水系治理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农业结构就调整到哪里”。为增强调洪蓄洪能力、增加主要河流补给,2018年初实施蟠龙河生态补水工程,完成投资120万元,维修改造山家林、肖桥等泵站机组6台、疏通排水沟1500米,3处补水点日补给矿井废水2万方,确保蟠龙河保持充足水量,并通过地下涵管向小沙河补给优质水源,蟠龙河国控点、小沙河省控点水质达标,在全区大水系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对村内村外、道路两侧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并以农居屋前屋后坑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结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厕所革命”等项目,实施清淤疏浚等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为农村群众打造滨水宜居空间,实现乡村水域环境的提档升级。
立足长效,全力构建河湖管护长效机制。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分层次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机制,明确区级总河长2人、副总河长3人、河长9人(湖长5人),镇级总河长13人、河长51人(湖长17人),村级河长103人,各级河管员35人,实现了对全区22条河道、17座小型水库监督管理的全覆盖。我区持续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堆、乱建、乱排等问题 ,“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生态河湖基本形成。坚持整治行动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人民群众爱河护河,培养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今年3月按照全面开展“河湖清违清障,构建无违河湖” 工作要求,对各镇街辖区内存在的“占、采、堆、建、排”等各类涉河湖建设项目、涉河湖生产活动,根据台账进行督导巡查,坚持每天调度,及时跟进河库水域整治,标本兼治,不留尾巴,推进河湖管理信息化,完善实施考核制度,全面建立了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犯罪行为。
夯实基础,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落实行业防汛抗旱责任,完善城市及10座水库、3条主要河道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备足备齐防汛抗旱料物储备。完成沙沟镇南常三村水库、常庄镇种庄水库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430万元,完成农村基层防汛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区级到镇街的计算机网络、视频会商系统,实现省市区重点地区到镇街汛旱监测预警信息互联互通,准确监测重点水库、重点区域雨情、水情、工情,科学调度,加强水利工程巡查、防护和调度,汛期,严格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加强薄弱环节和隐患排查整治,认真梳理防御工作重点和难点,细化应急措施,做好溢洪道清障工作,确保工程度汛安全。抓好灾毁基础设施修复,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灾害风险,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加大对水库、河道、塘坝、水闸的改造整治力度,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精准发力,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把农村饮水安全放在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饮水安全调查摸底工作,摸清全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主动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省、市、区城乡水务一体化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网络结构组成、职能划分和定位,形成多元化的水务投资格局,督促镇街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的主体责任、运行管理责任。重点实施2019-2020年全区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逐步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模式,彻底解决农村供水水量无保证、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为全区决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步全面奔小康奠定扎实的供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