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水清岸绿,鸟鸣啾啾……
信步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乡间的田野小道上,美景处处皆是,蓝天白云、碧水环绕,怡人的景色让人顿生情愫、幸福满满。
近年来,枣庄市薛城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标准实施了城乡大水系、河湖库水系连通、引湖入薛等水利工程,逐步构建起“一站四轴、三纵五横、水美薛城”的现代生态水网总体格局。同时,做优水文章,谋划水经济,打好生态牌,乡村因水而美,农业因水兴旺,文旅因水赋能,在古薛大地,水美乡村正澎湃着发展活力。
(薛城区现代水网规划图)
保护水生态,构建水美薛城新家园
薛城区以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岸上岸下协同推进,累计投资20余亿元,治理河流7条、53公里,建设湿地4500亩,全区22条骨干河道实现“河河有水”,实现区域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以河湖长制为有力抓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商共建联动治水机制,全面开启健康河湖评价,持续推进河道生态系统修复、水系整治、水质保护、休闲娱乐、沿岸绿化,河道两畔,有亲水平台,有健身步道,成了百姓晨练、散步的最佳去处。
(薛城区小沙河空中廊道)
保障水安全,探索智慧治水新体系
为确保工程护水“长治久清”,提升管网收集和污水处理能力,薛城区改造雨污合流制管网21.3公里,提前完成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目标任务。改造提升陶庄污水处理厂,投资1.35亿元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同时,加强溯源排查风险隐患,采用无人机巡航+人工巡查的方式,对河流水质进行溯源监测,全面掌握污染成因,锁定污染源头,实现河道水环境从监测到诊断的转变。着力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智慧水利体系,实现全区水务一张网管理。数字孪生底座持续擦亮,让水“动”起来,岸“绿”起来,村庄“活”起来,生态“美”起来,河青岸绿、水治民安、人水和谐的幸福图景日渐清晰。
(薛城区龙潭公园)
发展水经济,谱写治水共富新画卷
在周营沙河沿岸,乡村旅游业态顺势而起。沙滩、烧烤、音乐节、露营基地,给原本平凡的村庄带来了一片生机。薛城区瞄准镇域生态优势,开启“突破周营”战略,打造辐射面积3平方公里、覆盖5个村的白楼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探索出“生态+”乡村振兴模式。
(薛城区治理后的周营沙河)
“这里原本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浑浊的河水使这里成了无人问津之地。水美乡村的建设改变了我们村庄的命运,现如今不仅水环境得到了修复,我们村也成为了‘网红村’,而且也有了发展产业,好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都回来了。”王楼村支部书记王运洲说到。
(薛城区白楼湾湿地公园)
据悉,白楼村现已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并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周营大沙河为纽带,围绕周边15个村庄,集中打造了巩湖现代农业产业园、铁佛智慧农业示范园和王楼数字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大棚发展到3000余亩,依托蔬菜种植产业基础,招引有机蔬菜基地批发交易物流园项目落地,同步发展医药中间体等“水美经济”,受益群众达5万人,老百姓钱袋子鼓了起来,真正享受到农村水系治理带来的生态红利。
(薛城区白楼湾湿地公园)
改善水民生,打造人水和谐新景象
在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回灌河两侧,村民正在浇灌新种的玉米。“今年河水充足,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的很及时,天气干旱时农田能得到及时灌溉,我们都有个好收成。”村民们如露出灿烂的笑容。
(薛城区省级美丽河湖—回灌河)
生态赋能乡村振兴。近几年,薛城区高标准创建成周营沙河、回灌河、古薛河等6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实施引调水综合提升工程和支流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工程,启动年度投资8000万元的周营大沙河流域引调水综合提升工程、投资3500万元的邵楼支流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工程,采用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工艺,清淤河道13公里,修建生态护坡5000余平方米,水域生态不断优化,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充分发挥生态水系治理成效,水系连通新增蓄水700万立方米,整合观光农业和红色文旅等特色资源,带动沿岸农业结构调整8000余亩,土地“亩产”效益相比传统种植增加8000余元。
(周营沙河现代农业发展)
以西城区水系水环境优化提升为基础,在下游实施水生态深度修复,规划打造湿地公园2处,全民休闲娱乐6处,形成12公里景观河道,带动小沙河沿岸新增农业结构调整面积1.5万余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薛城区周营沙河沿岸举办农民丰收节)
涓涓幸福水,滴滴润民心。“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围绕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紧盯治水目标,做实源头管控、做优雨污分流,做美水域生态,让优质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激活水经济,统筹推进河湖功能管理、资源管控和生态保护,高标准呈现生态河湖,高起点提升幸福河湖面貌,高要求打造好群众身边的效益河湖,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胜势。”薛城区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白连刚介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