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2015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和 2016年突发事件趋势分析

来源:枣庄市水利局编辑: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1-21 08:54:26

枣庄市水利和渔业局

2015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和

2016年突发事件趋势分析

根据《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和2016年度突发事件趋势分析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实际对2015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旱情

2015年年初,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轻旱;1月至5月底,我市平均降雨量148.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2.2%,;6月至9月底,全市平均降雨量326.2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35.5%,降雨量明显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加之气温的快速回升使土壤失墒加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伏旱。

(二)雨情

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56.7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7.2%,较去年同期偏多5.7%。汛期6月1日至10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77.6毫米,比历年同期(578.2)偏少34.7%,全市降水明显偏少,时程分配不均,局部短时阵性降雨比较突出。各区(市)平均降雨量均较历年同期明显偏少2到5成。汛期较大的降雨过程有两次,7月30日6时至8月1日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36.3毫米,最大点滕州市党山85毫米;9月29日2时至9月30日1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37.7毫米,最大点市中区永安乡118毫米。其他场次均为小到中雨或局部阵性降雨。

(三)水情

10月1日6时,全市五座大中型水库共蓄水7952万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少蓄7450万立米,较去年同期少蓄2931万立米,蓄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

(四)灾情

据年报统计,全市在田作物受旱面积为178.6万亩,粮食因旱损失1133万元,经济作物因旱损失8019万元。

二、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市出现的旱情,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上级防指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超前运筹,科学调度,加大投入,组织动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抗旱全市投入抗旱人数达20万人,动用机电井2.247万眼、泵站126处、机动抗旱设备6.16万台套,装机容量34.8万千瓦,抗旱浇灌面积176.07万亩,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9.788万人,有效地降低了旱情造成的损失。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多次亲临抗旱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市农业、财政、农机、供电、气象等部门,团结协作,各司其职,主动为抗旱工作提供资金、物资、技术等优质服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面支持抗旱,确保了抗旱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各区(市)也积极行动,层层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技术人员责任制,机关干部包片、包村,村干部包水源、包机械、包地块责任制,广泛发动群众,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全力抗旱保春灌。

(二)加大投入,全力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今年我市多次下文督促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其中滕州市2014年项目向阳提水站人饮及灌溉维修配套工程和2015年项目郭河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市中区2015年项目莲花水库在加紧建设进程;市中区2015年项目西北村及陈刘耀水库引调水工程已基本完工。另外,我市组织实施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抗旱水源工程,累计投入抗旱资金6466.6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款225万元,群众自筹6241.6万元,积极做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购置灌溉机具,维修水库灌溉渠系,搞机井配套,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抗旱灌溉的积极性

(三)多方协调,科学调度抗旱水源。本着开源、节流、保护、管理并举的方针,按照“先急后缓”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科学制定出供水计划和水源调度方案,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统一配置境内水,采取水库放水、机井抽水、排灌站提水、缺水片调水等办法,千方百计开辟水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较好的效益。中部平原井灌区发动群众大搞机井配套;大中型水库灌区充分利用水库蓄水,发挥渠道防渗好、输水快的优势;东北部山区、半山区缺灌片,充分挖掘现有水源,采取远距离调水、多级提水、梯级拦水、人力机械运水等办法,集中力量抗旱灌溉、保人畜饮水。同时,根据苗情、墒情轻重缓急,我市加强抗旱保苗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增加灌溉面积。

(四)加强统计,严格执行报旱制度。严格执行抗旱信息周报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旱情统计上报工作,按照国家防总“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实事求是地上报抗旱信息有关情况,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旱情发展动态、抗旱蓄水和抗旱活动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

(五)积极行动,充分发挥抗旱服务队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市已形成了以市级抗旱服务组织为龙头、区(市)级抗旱服务组织为骨干,乡级抗旱服务组织为基础的市、区(市)、乡三级抗旱服务网络。各级抗旱服务队积极行动,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抗旱提供技术服务。对水源不足,地下水埋深又大的区域,指导群众采取增打中深井,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办法;对于水源相对较好的地区,搞好灌区的节水改造,机井、泵站工程的维修改造,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发挥了抗旱主力军的作用。

三、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市的部署要求,我单位提高警惕,严阵以待,扎实开展了各项防汛工作,圆满完成了防汛任务。

(一)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一是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和联系人、包重点工程防汛行政及技术责任人。二是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五项防汛责任制,明确了各级防汛机构和责任人的职责。三是全面督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防汛组织机构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确保防汛工作扎实有效。

(二)大力加强防汛工程建设。一是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列入省科学发展考核的滕州市北沙河滕西段、峄城陶沟河唐庄段、峄城大沙河等10条河道治理工程已于汛前全部完成竣工验收,行洪能力进一步提高。岩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目前已下闸蓄水,调度能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了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庄里水库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已报水库部审查,近期将予以批复,年内开工建设。规划投资1.2亿元的辛庄水库扩建工程已列为省十二五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任务。二是河道拦蓄工程建设:台儿庄大沙河分洪道工程已完工,薛城区薛城大沙河临城段治理工程正在建设中,年底前可完工。三是应急度汛项目:薛城区小沙河巨山段河道治理工程和高新区蟠龙河南支张范段治理工程均已完工。四是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山亭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已投入试运行,调查评价和市级监测预警平台已进行部分成果验收;熊耳山山洪沟治理工程已完工,大大地提高了区域的山洪防御能力。

(三)大力开展各项防汛检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检查。市防办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应急度汛)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督导检查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进度,确保汛前全部完工。54日、14日,市防指相继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水利工程防汛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全面开展单位自查、市防指成员单位统一组织行业检查、各级防指组织做好辖区内防汛综合检查,坚决杜绝麻痹大意思想,限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确保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防汛隐患专项检查,626日,市防指联合淮委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对伊家河曹楼桥施工现场进行了专项防汛督导,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拆除施工围堰、清除行洪障碍、编制汛期应急度汛方案报当地防汛主管部门审批,确保伊家河行洪顺畅。市防办组织召开了由市港航局、台儿庄区防办、市胜利渠管理处参加的联席会议,对台儿庄节制闸、万年闸节制闸的调度进行了责任分工,明确了提闸泄洪的前后顺序,规范了操作规程,保障的汛期运河行洪安全。

(四)大力加强应急抢险体系建设。一是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科学调度水库、河道。汛期控制运用指标有调整的水库,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新编制了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并通过了审批。重点加强了行政区层级防汛预案、河道防洪预案和南四湖湖东滞洪区运用预案的修订完善。同时加强各类预案的实战演练,不断提高预案的实效性,做到反应快速,应对科学。二是强化人力物资保障。组建了27.8万人的预备队;储备冲锋舟24艘、编织袋157条、砂石料29.6万立方米、桩木1740立方米。同时,与生产企业建立了沟通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生产规模、库存数量、运输能力等信息,以备应急。三是提前做好防汛值班准备工作。各级防办提前做好了防汛值班各项准备工作,于531日开始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 ,确保出现汛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四是加强城市防洪工作。督导城市防汛部门加强修订完善城市防汛预案和对城区排水设施的检修改造和建设。

(五)大力加强防汛信息化系统管理。411日,对全市雨水情遥测系统、5大中型水库和南四湖湖东堤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检修维护,保证防汛监测预警信息传递畅通。7月中旬完成了市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维修,保证了汛期视频会商顺畅。

(六)举办全市防汛抗旱业务培训班。于10月27日至28日,组织了对全市防汛抗旱和工管业务人员关于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和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和雨水情遥测系统使用维护的培训,提高了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四、2016年度突发事件趋势分析

自2014年5月以来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持续21个月并将持续到2016年春季,成为历时最长、强度接近于1997-1998年的又一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2016年我市气象年景可能总体偏差,降水偏多,涝重于旱。据气象局预测,我市2016年春季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春旱以及汛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防汛抗旱形势更为严峻。

五、工作建议

面对防汛抗旱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2016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坚持规范有序、依法治水,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坚持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坚持科技兴水、强化支撑。

1、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依托,抓好防汛抗旱重点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

2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积极推进一岗双责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强化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设施建设和保障措施

3、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各类防汛抗旱预案的编制完善工作,科学确定防汛物资储备额度。

4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强化汛前检查,抓紧完成水毁灾损工程修复任务,开展应急度汛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培训和演练,进一步落实组织保障和物资储备。

5、汛期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坚持巡堤查险及24小时应急值守,科学抢护工程险情。加强对工矿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避灾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强化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主办单位:枣庄市城乡水务局 联系电话:0632-8687706 单位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60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3704000060 备案号:鲁ICP备16034241号-2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