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台儿庄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通过省级验收

来源:市水利和渔业局编辑: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3-06 10:56:26

台儿庄区水务局

近日,台儿庄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省厅给予充分认可。 

一、试点工作全部完成。

2014年11月,台儿庄区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试点工作实施周期为2014年11月--2017年,3年左右。试点实施方案内容为:以高效节水工程为载体,率先在南部山区已完成的2011—2013年度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和2014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区实行试点。完成2011—2013年度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确权和移交工作;放开和搞活枣庄市润禹水务供水有限公司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自主经营权,积极探索“公司+协会”模式的高效运管机制和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开展乡镇水利站能力建设,保证试点经费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用于镇(街)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区形成一批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示范工程,并形成多元化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建设管理体制。

二、“三水”改革创新建立工程建管并重长效管护机制。

结合试点县工作,区水务局大胆创新,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全面实施了农村饮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供水“三水”改革,以区水务局为主导成立润禹水务供水有限公司,由区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负责全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运行,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队伍、统一管理,建立了“公司+协会”的水利工程建管并重长效管护模式,明晰了产权,明确了管护主体,落实了管护责任,搞活了经营权,确保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效益发挥好”,实现了水利工程的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开启了“供水、节水、管水”新局面,在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防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省水利厅、市局高度评价,认为经验可复制、可操作,在枣庄市、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有着极高的推广价值和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稳妥推进农村饮水改革。“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累计投资1亿余元,于2015年和2016年先后建成秦庄水厂、涧头集水厂2座万吨水厂和水质检测中心,2017完成秦庄水厂扩容提升。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农村公共供水建设管理模式,润禹公司建立健全了工程维修养护、水费计收、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各项制度,设立6855116便民服务供水热线电话,实现了农村供水用水一体化、规模化、集成化管理,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是扎实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改革。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为试点,创新“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群众参与”的水利工程管理与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区、镇、村、协会”四级管理网络。按照“两证一书一台账”要求,由水务局将2011-2017年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部移交润禹供水公司统一管理运行和维修管护,发放产权证书和使用权证,签订管护协议书,按照“受益负担”原则,计量征收工程水费,并以项目片区为主聘请水管员协助田间工程巡查管理,由润禹公司负责考核,公司经营收益用于工程的运行费用和维修养护经费支出。同时,区政府每年从地方水利基金中列支不少于100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全区各镇都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其中,涧头集镇节水灌溉农民用水协会被评为国家级用水示范组织。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农业灌溉规模连片供水和农业灌溉工程以水养水之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有效促进农业灌溉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的转变,农业灌溉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提高了全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和管护水平,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农业节水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同时,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工程项目管理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和农民监督管理员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维修”的原则,将工程建设、管护等内容与群众利益统筹谋划,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创新推进工业供水改革。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水资源管理使用原则,结合企业用水需求,根据水源情况或利用中水,利用农业灌溉工程农业灌溉供水的间歇,建设专线供水工程有偿提供企业生产用水,润禹公司将每月收取水费的一部分用于工程的运行管理、补贴农业灌溉,促进了工业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取得一举多赢的效果。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泉兴水泥供水工程和王晁集团污泥发电供水工程,累计日供水4000立方米,完全满足了企业用水需求,有关效解决了企业、农业和人饮用水矛盾。目前,2座供水工程年累计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近20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涵养效果显著,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使用日趋合理,达到了政府放心、企业欢迎、群众满意。

三、注重改革

一是建立了工程建管并重的长效管护机制。通过“三水”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全区水利工程建管并重长效机制,形成农田水利设施的多元化管护主体、长期的管护资金投入,产权明晰、运行良好、服务到位的高效运行机制,破除了水利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了“建得起、有人管、管得好、长受益”,使水利发展更加充满活力,有效促进了“三农”工作开展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引入了“公司+协会”的市场管理机制。建立了 “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群众参与”的“公司+协会”长效管护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以明晰产权后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试点,放开了润禹供水有限公司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自主经营权,由企业自负盈亏,引入了政府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注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护。同时,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逐步进行推广,形成了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建设管理体制,实现了全区水利设施“产权明晰、责权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三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建管并重工程管护机制,提高了全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和管护水平,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农业节水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同时,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工程项目管理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和农民监督管理员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维修”的原则,将工程建设、管护等内容与群众利益统筹谋划,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

 

主办单位:枣庄市城乡水务局 联系电话:0632-8687706 单位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60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3704000060 备案号:鲁ICP备16034241号-2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31号